产品目录 Product catalog
联系我们 Contat Us

北京恒奥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蕊
公司邮箱:2272048995@qq.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富海中心

技术文章首页 > 技术文章 > 恒奥德仪器SM-30磁率化仪操作说明书
恒奥德仪器SM-30磁率化仪操作说明书
点击次数:59      更新时间:2025-07-09

恒奥德仪器SM-30磁率化仪操作说明书

或者

susc+drift=f2-f1

然后

susc=f2-f1-f3-f2=2f2-f1-f3

最后一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漂移值,当第一个补偿步骤完成后,显示器首先显示出未修正的数值f2-f1.在第二个补偿步骤完成后,显示器将显示出修正后的数值2f2-f1-f3

 

2.2.3插值模式

这种测量方法需要使用者在第二步骤中将仪器靠近岩石,第一步骤和第三步骤是补偿步骤,第三步骤(第二个补偿步骤)是个自动步骤。从图4可以得出下列公式:

susc=f1+f3/2-f2=-1/22f2-f1-f3

在第二个补偿步骤中读数被修正,显示器显示数值:-1/22f2-f1-f3

 

2.2.4扫描模式

5清晰显示了操作规则。第一和最后一个步骤是补偿步骤,(露空测量). 第一个补偿步骤和随后的接收步骤(靠近岩石)使用左键,第二个补偿步骤使用中间的按键,这个步骤是最后一个测量步骤.在每一次接收步骤完成后,仪器显示磁化率值,计算方法和基本模式相似。这个计算要考虑到第一个补偿步骤fc1的测量值, 从第一个补偿步骤开始,所测量值和所用时间被储存在仪器的内存上(见图5)。在完成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补偿步骤后(中间按键),插值步骤的漂移值也就得到了.经改正后的磁化值存储在内存记录里,可用通常方式显示出来。连续接收步骤是最多20次,到20次,仪器发出警报,您就应该进行第二个补偿步骤了。

 

2.2.5平均模式

这种模式和扫描模式(模式4)非常相似,不同仅在于测量的最后程序.在按了中间的按键并且更正漂移值后,平均数被计算出并且输入到存储记录中(见图5)。

 

关闭仪器,按左键,直到蜂鸣器发出 “短音嘟嘟声",显示屏出现off(关闭),这大概需要5秒钟。当按钮释放后,显示屏关闭,仪器关机。

仪器在三分钟之内不使用自动关机,同时发出嘟嘟声。

 

3.2设置模式

先按右键,然后同时按住左键,仪器显示代码,用户可以根据上一章中代码表选定模式. 再按一次左键,仪器显示大于-1- -的模式.模式1后还有4个模式.完成步骤即设置模式结束.

 

3.3测量岩石的磁化率值

 

3.3.1基本模式AB

如果测量需要,把模式设置到基本模式AB(代码-1 - -;-6 - -).两个步骤的不同仅在于接收步骤和补偿步骤的所用的时长。基本模式B接收模式和补偿模式的速度比基本模式A的速度快四倍。

仪器开机后接近岩石,按住左键,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这就是接收步骤,或测量岩石的频率,测量中会发出 “低音嘟嘟声",显示器中间会出现三条水平断续线.接收步骤大约需要2秒钟,当接收步骤完成后,蜂鸣器不再发出声音,仪器记录所测得的读数.

现在,操作者把仪器远离岩石并按住左边的按钮,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 释放按钮后,仪器进行补偿步骤,意味(这种情况下)一次远离岩石的测量。在频率测量中,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显示屏上显示三条水平断续线。补偿步骤和接收步骤时间一样为2秒钟.当此步骤结束,蜂鸣器不在作响。把显示的读数乘以10-3

(单位SI).

基本模式读数的精度是10-6 SI

 

3.3.2推断模式

如测量需要,仪器调至推断模式,代码-2- -.

仪器开机后靠近岩石,按住左键,释放按键,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仪器进行接收步骤,或靠近岩石频率测量步骤.在频率测量期间,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显示器显示三条水平断续线,接收步骤约2秒钟时间,当接收步骤完成后,蜂鸣器不在发出声音,存储记录准备存储显示的数值。

现在操作者使仪器远离岩石,并且按住左边的按钮,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当释放按键后,仪器进行第一次补偿步骤,也就是远离岩石的频率测量。在测量频率时,蜂鸣器发出低音的嘟嘟声并且显示器显示三条水平断续线. 频率的测量时间和接收模式的时间一样,大约2秒钟.当此步骤结束后,蜂鸣器不在发出声音,并会显示出测量值。 这些读数是使用基本模式测量时的最终读数。现在,操作者将仪器远离岩石,几秒之内,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表明进入第二次补偿步骤,意味着第二次远离岩石的频率测量. 当步骤完成后,修正后的磁化率值将显示,所获取的数值不会受线型漂移的影响。显示的数值必须乘以10-3(单位SI)

插值步骤读数精度是10-7SI

 

3.3.3插值模式

   如测量需要,把仪器设定到插值模式, 代码-3- -.

    用户把仪器远离岩石,按下左键, 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释放按键后,仪器进行第一个补偿步骤,也就是远离岩石的频率测量步骤. 在频率测量中,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 显示屏显示三条水平断续线.第一个补偿步骤大概需要2. 步骤结束后,蜂鸣器不再发出声音,仪器准备记录所测得的数据.

把仪器靠近岩石, 用户再次按下左键. 释放该键,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仪器进行接收步骤,或者靠近岩石频率测量步骤.频率测量过程中,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 显示屏中间显示三条水平断续线.接收步骤和第一个补偿步骤所用时长相同,大约2.频率测量结束后,蜂鸣器不再发出声音,所测结果显示. 所测数据也就是基本模式所测量的最终结果. 现在用户把仪器远离岩石. 数秒钟之内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 仪器进入第二次补偿步骤, 也就是第二次远离岩石的频率测量步骤. 该步骤结束后,修正的磁化率值显示出来. 所测得的数据不受线型漂移影响. 所测得的数据要乘以10-3(这样单位才为SI).插值模式显示的数据精度为10-7SI.

 

3.3.4 扫描模式

如测量需要,把仪器设置为扫描模式, 代码为-4- -.

用户把仪器远离岩石,按下左键, 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释放按键后,仪器进行第一个补偿步骤,也就是远离岩石的频率测量步骤. 在频率测量中,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 显示屏显示三条水平断续线.第一个补偿步骤大概需要2. 步骤结束后,蜂鸣器不再发出声音,仪器显示 “数字.0000".

把仪器靠近岩石, 用户再次按下左键.释放该键,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仪器进行接收步骤,或者靠近岩石频率测量步骤.频率测量过程中,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 显示屏显示 “-;1",表示这是连续测量中的第一次测量.

频率测量步骤和第一个补偿步骤所用时长相同,大约2.频率测量结束后,蜂鸣器不再发出声音,所测结果显示. 所测数据也就是基本模式所测量的最终结果.现在用户把仪器放到岩石的其他位置测量频率,显示屏上-:2 出现.这个数字表示为连续测量中的第二次测量.同样道理, 用户可以测量更多的点. 最多可以测量20. 最后,用户把仪器远离岩石按下中间键,开始进行第二次补偿步骤. 第二次补偿步骤结束后,显示器显示第一,二个补偿步骤所测得数据的差异, 也就是测量过程中的漂移. 在第二次补偿步骤结尾,仪器进行漂移的修改, 改正后的数据被保存在内存上.

所测得的第一个数据前,最后一个数据后,都有一个符号. 前者是一组开括号,后者是一组闭括号.所以连续测量的结果可能是22组数据.当把数据传输到电脑上时,软件把这两个符号分别识别为 “begin(开始)" 和 “end (结束)".如果两个连续测量前后相随,那么下一个连续测量的开括号被上一个连续测量的闭括号所代替.

扫描模式一旦设定,仪器就自动检测是不是有足够数量的内存可以使用,如果内存不够,仪器不会开始进行这个模式,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 如果要使用扫描模式,仪器内存至少可以存储21个数据. 也就是说,存储号码必须为 229 或小于此数(见下一章).

 

3.3.5 平均模式

如测量需要,把仪器设置为平均模式, 代码为-5- -.

用户把仪器远离岩石,按下左键, 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释放按键后,仪器进行第一个补偿步骤,也就是远离岩石的频率测量步骤. 在频率测量中,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 显示屏显示三条水平断续线.第一个补偿步骤大概需要2. 步骤结束后,蜂鸣器不再发出声音,仪器显示 “数字.0000".

把仪器靠近岩石, 用户再次按下左键.释放该键,蜂鸣器发出 “高音嘟嘟声",仪器进行接收步骤,或者靠近岩石频率测量步骤.频率测量过程中,蜂鸣器发出 “低音嘟嘟声". 显示屏显示 “A:1",表示这是连续测量中的第一次测量.

频率测量步骤和第一个补偿步骤所用时长相同,大约2.频率测量结束后,蜂鸣器不再发出声音,所测结果显示. 所测数据也就是基本模式所测量的最终结果.现在用户把仪器放到岩石的其他位置测量频率,显示屏上A:2 出现.这个数字表示为连续测量中的第二次测量.同样道理, 用户可以测量更多的点. 最多可以测量20. 最后,用户把仪器远离岩石, 按下中间键,开始进行第二次补偿步骤. 第二次补偿步骤结束后,显示器显示第一,二个补偿步骤所测得数据的差异, 也就是测量过程中的漂移. 在第二次补偿步骤结尾,仪器进行漂移的修改, 改正后的数据被保存在内存上.

有两种停止测量的方式(见图7):

a)    在第二次补偿步骤结束前, 迅速按下并释放中间键. 平均值显示出来(比如: 7a, c 黑线)

b)    按下, 放开, 再保持按住中间键. 当第二次补偿步骤结束后, 显示屏出现漂移值. 释放中间键后, 平均值显示出来.( 比如 7a,d 点线).

 

3.4数据存储记录

SM-30可以记录250个已测量数据. 另外, 在关机前仪器可以连续记录数据, 再次开机后, 自动显示上次所记录的数据.

每条数据记录以 R1, R2,..R250,命名.

选择数据存储使用存储指示器 RP. 存储的内容可以供将来使用.

可以按下面方式使用数据存储:

1. 保存. 按中间键保存最后一次测量所得读数. 当用户按下此键, 存储号出现, 释放该键后, 数据已被存储. 在测量过程中, 存储号RP一直增加, 每增加一个读数, 都被记录到更大的存储号中. 可以一直存到第250条全满. 如果没有存储成功, 蜂鸣器发出提示音,显示器出现FL而不是RP.

2. 如果测得数据后, 没有紧接着按下中间键, 该数据不会被保存. 按右键, 用户可以浏览RP中已存的数据, 松开该键, 就可以看到RP存储编码, 该编码是逐渐增大的, 重复按下中间键, 用户又可以阅读存储读数. 阅读是循环进行的, 也就是说R1出现在R250之后.

 

5.1 SM-30 软件

   发货清单中有一个程序, 支持SM-30磁化率仪和个人电脑的通信. 该程序可以输入机器的存储数据, 也可以通过电脑操作该仪器. 最新的SM-30W程序可以以图表的格式收集数据, 也可以分析测量噪音,监控机器的温度稳定性.

 

5.2 SM30 程序( 适用于 Windows95/98/NT/2000)

 

5.2.1 运行程序

   复制文件 SM30W.EXE KOMUN.DLL 到您的硬盘上.

   运行程序

   连接数据线到接口, 开机, 选择通信通道.

 

5.2.2 阅读存储数据

   选择Registers (在您桌面的右手边)

   选择Device 菜单( 在顶端工具条中), 选择 “Read registers" 菜单.

在您右手边的小窗口会开始显示SM-30中的存储数据. 当所有的250条数据全部显示后, 存储编码回到1, 所有读数并出现在图表中. 如果读数太大, 图表可能消失, 这个您需要调量读数范围. 如果数据是在模式4 (扫描模式) 中存储, 那么每次连续测量的数据会分开显示. 如果数据以模式5 (平均模式) 测量中存储, 数据会以 每点的模式显示.

 

5.2.3 和计算机在线通讯

   用户可以使用按键1, 2, 3 操作, 也可以使用Device 的命令菜单控制. 如果需要同时按下两个或三个键, 您就可以使用计算机控制.

   TEST"选项可以用来测试机器. 测试过程中, SM-3015秒钟运行一次. 如果使用模式1, 就可以在图表中阅读数据. 在模式2 3 , 会显示两张图表: 一个显示模式1的数据, 另一个显示模式2 3 的数据. 数字信息会显示在右手边的窗口中.

   在在线测量中, 数据以 10-8 SI的精度显示.

 

5.2.4 处理图表

   图表的长度可以是100个点, 也可以是250个点. 如果要调整图表的长度, 点击 顶端工具条中的“N" 或 “W". 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调整读数范围, 那就是点击工具条中的 “+" 或 “-. 使用 “ Undo", 点击工具条中的箭头.每一个轴线都有一个数字范围. 每一个数字范围都可以承上10.  星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指数.

   Zoom 选项显示详细信息. 点鼠标的左键, 移动鼠标两个键, 可以划出一个可以拉大的矩形, 双击鼠标的左键定格矩形. 点击工具条中的箭头, 就可以把矩形恢复到原来大小.

   按住SHIFT键和鼠标左键就可以移动图表.

   按鼠标右键, 一个菜单出现, 菜单中的命令就可以隐藏或是显示图表的各项内容.

   Properties 选项的使用帮助用户选择各种图表颜色, 也可以选择所要隐藏的图表.

   View 菜单, 使用户可以隐藏右手边的数字图表.

 

5.2.5 保存数据

   所采集的数据可以保存在电脑硬盘上以备将来使用. 数据以XML的格式保存. 然而,一些应用, 可能使用保存有原始数据和磁化率值的格式更方便一些. 选择这种格式, 您就可以在File 菜单中选择 Export.

 

 

 图表显示的是所测磁化率值对厚度层的依赖, 也可以通过此图表发现空气层厚度的影响.

   例如: 假设岩石厚度22mm, SM-30和岩石间空气厚度2mm. 读数的减少就是:

89.27%-23.02%=66.25%

这个66.25%就是所测岩石的无限接近的磁化率值。

传导率像是一个负值的磁化率. 图表显示的是几个传导率的磁化率值. 所测的层被假设为有0 值的磁化率和无线的厚度.

传导率(S/m   明显的磁化率(SI

0.000     0

0.001     0

0.010     0

0.100     0

1.000     0

10.00     -0.0029*10-3

100.0     -0.0917*10-3

 

5.5退磁因素的更正(图表见英文版)

   当测量高磁化率的岩石时, 退磁作用会导致非线型的发生. 为了限制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大于的值50×10-3可以被更正. 更正系数显示在图表中, 14个段中的值是分段成线型的.

5.6岩芯测量的更正系数

   SM-30可以用来测量岩芯.所测得的数据要乘上一个更正系数,CF. 更正的系数取决于下列因素:

   岩芯直径 D(mm)

   岩芯长度 L(mm)

   岩芯磁化率值(该仪器所测) Measure-Value(单位SI)

备注: 由于退磁因素的影响,更正因素取决于所测磁化率值,

      Corrected-value= Measured-value*CF(SI units)

下面的图表显示了更正因素(CF):

 岩芯的直径:

   D=30,35,40,45,50,60,65,70(mm)

长度

   L=400,300,200,100, 80 60(mm)

   1..3(0.001, 0.01, 0.1(SI) 显示的是退磁影响对更正因素影响不大. 这表明选择哪一行不是关键性的。

 

岩芯直径30mm

Kappa

(SI)  岩芯长度(mm

       400 300 200 100 80   60